早期的号筒扬声器设计中是没有相位塞的,例如图1中简单的号筒扬声器就不含有相位塞。相位塞概念的早提出是在1928年Wente等人提出设计相位塞来避免反相干涉,并且他们设计了代相位塞。那么什么是反相干涉呢?
研究者发现在早期的号筒扬声器的模型中,当锥形扬声器振膜直径比较大时,振膜边缘部分和中心部分发出的声波到达喉口时有相位差异。在高于半个波长等于振膜半径的频率时,会出现反相干涉使得喉口的声输出下降,严重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性能,比如使得扬声器的重放频段受到限制。为了消除这种有害的反相干涉,早期的研究者就提出相位塞这样的装置来避免反相干涉。图2示出了一个典型的含有相位塞通道的后辐射式号筒扬声器。
提出相位塞的初主要目的是避免反相干涉对扬声器整体性能的影响。后来,研究者发现相位塞还有以下优点:
(1)通过比较有无喉塞的频率特性曲线发现相位塞能有效拓宽高频带宽。其原因解释如下:由于相位塞“塞住"了号筒喉部和振膜之间的腔体,减少了振膜和喉口之间的空气体积,从而减小声容,增大空气弹簧劲度,使得高频时有更多的声流流进号筒,减少了高频损失。
(2)号筒扬声器中设置相位塞可以提高振膜面积和喉口通道面积的面积压缩比,从而提升输出力阻抗和负载声辐射阻抗之间的匹配,进而提高号筒扬声器的电声能量转换效率。